2025-03-13 10:50:19
春耕正當時,農時不等人。正值“3·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”臨近之際,種子、化肥、農藥等農資產品進入購銷旺季。農資質量關乎一季收成,更關系農民切身利益。如何擦亮雙眼辨真?zhèn)危吭鯓恿舸孀C據護權益?面對消費糾紛,如何依法高效維權?值此關鍵節(jié)點,本期結合消費者權益保護與春耕農資安全,梳理農資選購指南、風險提示及維權路徑,助力農戶避開“消費陷阱”,護好“錢袋子”,守穩(wěn)“糧袋子”。
春耕備耕如何選購農資
種子、農藥、肥料是重要的農業(yè)生產資料,其性能和質量優(yōu)劣對農業(yè)生產成敗產生重大影響。如何正確選購農資?請農民朋友注意以下事項:
一、識別供應商
到具備資質的企業(yè)或者門店購買農資。農資供應商應當辦理工商登記取得《營業(yè)執(zhí)照》,銷售種子應當有《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》或者經過備案,銷售農藥要有《農藥經營許可證》。具備資質的農資供應商,其行為處于受控狀態(tài),其產品質量可信度較高。不要購買游動商販推銷的產品,不要購買來歷不明的營銷團隊以封閉會銷形式推銷的產品。
二、理性選擇農資產品
種子
一是要選擇合法的品種。要結合自己的種植方式、茬口安排、水肥條件等選擇合適的品種。水稻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、小麥品種要通過審定或引種備案,油菜、白菜、蘿卜、辣椒、西紅柿、甜瓜等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要經過登記。識別品種是否合法的簡易方法是,看標簽是否標注審定、引種、登記證號。不要購買未經審定或者引種、登記的農作物品種。
二是要檢查種子包裝、標簽??捶N子包裝是否完好,看種子標簽標注內容是否齊全。標簽應當標注種子類別、品種名稱、品種審定或引種、登記證號、品種適宜種植區(qū)域及季節(jié)、生產經營者及注冊地、質量指標、檢疫證明編號、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號和信息代碼,品種主要性狀及栽培技術、風險提示等??赏ㄟ^手機掃描種子包裝袋上的二維碼進一步檢查。不要購買標簽內容不全的種子,不要購買無標簽的種子,不要購買散裝種子。
三是要溝通咨詢。因農作物品種繁多,購買種子時,要向經銷商認真咨詢,特別對新品種要問清該品種的特征、特性和栽培技術,并索取該品種的介紹資料。
農藥
一是要通過農藥標簽識別產品的合法性。農藥標簽應當注明農藥類別、名稱、有效成分及含量、劑型、農藥登記證號、農藥生產許可證或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、產品標準號、企業(yè)名稱及聯系方式、生產日期、產品批號、有效期、重量、產品性能、用途、使用技術和使用方法、毒性及標識、注意事項、中毒急救措施、貯存和運輸方法、二維碼等主要內容,可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檢索查驗。主要內容標注不全,手機掃描查驗不詳的產品不要購買。
二是要根據防治對象選擇產品。購藥前,要搞清楚防治病、蟲、草害的類型,在什么作物上、什么時期使用,按照產品說明書并咨詢銷售商有針對性地購買產品。
三是要檢查產品劑型、成分、含量是否正常。①乳油農藥:一般淺黃色或深棕色透明液體,觀察有無分層現象,若有分層,加水稀釋后形成的乳濁液是不穩(wěn)定的。②可濕性粉劑農藥:不結塊成團,用水稀釋后形成良好的懸濁液。③懸浮劑:黏稠狀、可以流動的液體,經存放允許分層,但經手搖動仍能恢復原狀,不允許聚結成塊。④顆粒劑:顆粒大小和色澤均勻,無粉塵,干燥松散。
四是檢查農藥標簽顏色標志帶是否規(guī)范。標志帶是綠色的為除草劑、紅色的為殺蟲劑、黑色的為殺菌劑、藍色的為殺鼠劑、黃色的為植物生長調節(jié)劑,不要購買標志帶不符的產品。
肥料
一是看包裝標識。選擇有登記證號、執(zhí)行標準、生產許可證號、產品名稱通俗易懂的產品。所謂產品名稱通俗易懂,比如復混肥、復合肥、摻混肥、有機肥、有機無機復混肥、尿素、硫酸銨、氮酸氫銨、氯化銨、氯化鉀、硫酸鉀、過磷酸鈣、鈣鎂磷肥、磷酸一(二)銨、硫酸鋅(鎂)、農用硼砂等。凡沒有相關證號、產品名稱花里胡哨、夸大功效的產品,不要購買。
二是品牌選擇。肥料產品有效成分及含量無法直觀識別,盡量選購國內、省內知名品牌產品。
三是看養(yǎng)分含量。應以單一數值標明養(yǎng)分含量。比如對單一肥料,應標明單一養(yǎng)分的百分含量。對復混肥料,應標明N、P2O5、K2O總養(yǎng)分的百分含量,并以配合式分別標明N、P2O5、K2O的百分含量,如含N、P2O5、K2O分別為15%的氮磷鉀復混肥料,其配合式為氮磷鉀15-15-15。二元肥料應在不含單養(yǎng)分的位置標以“0”,如氮鉀復混肥料15-0-10。
四是看登記證編號。對國家實施肥料登記證管理的產品,應標明生產肥料登記的編號。肥料登記分國家登記和省登記。如:農肥(2013)準字2781號、卾農肥(2019)準字0450號。對有國家或行業(yè)標準的尿素、硫酸銨、單一微量元素肥,高濃度復合肥等免予登記的產品,可以不用標登記證編號。
三、合理使用農資產品
農資產品各有其性能,種子、農藥、肥料應當按照其產品使用技術說明和風險提示使用,否則其功效難以實現。
種子使用:要特別注意播期、播量、滿足其生長發(fā)育的水肥條件,要注重作物病蟲害防治(尤其是水稻稻瘟病、螟蟲、稻飛虱,小麥赤霉病、銹病,玉米大小斑病、玉米螟,大豆立枯病、灰霉病等病蟲害防治),實行良種良法配套。
農藥使用:要特別注意使用時期、劑量、配伍、針對性;為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,要在收獲前安全間隔期停止使用農藥;為了使用者健康安全,用藥過程中要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;為了保護環(huán)境,不得在水源保護區(qū)清洗施藥器械,農藥包裝廢棄物應當回收、集中處置。
農民朋友買到假貨怎么維權
1、保留證據:保留發(fā)票(憑證)、
使用說明書、警示標識、種子經營者的承諾書、廣告宣傳品等證據;有條
件可拍攝銷售現場視頻證據。
2、舉報:向農業(yè)部門或消費者
協會舉報,弄清原因進行鑒定。
3、解決途徑:與經營者協商,請
有關部門調解,請仲裁機構仲裁,向人民法院起訴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,以假農藥、假獸藥、假化肥、假種子坑農,使農業(yè)生產遭受2萬元以上損失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。
4、種子索賠:因種子質量問題而遭受損失的,種子經營者應給予遭受損失方賠償。
本版稿件由農業(yè)科技報·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張朝輝參考光明網、新華網等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