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2-24 15:56:58
“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,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。”春節(jié)期間,走進洛南縣惠民廣場,或慷慨激昂、或婉轉細膩的秦腔經典曲面輪番上演,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場震撼心靈的藝術盛宴。
2月10日,農歷正月十三,記者剛來到惠民廣場,就被眼前的秦腔現代戲《西京故事》所吸引,臺上秦腔演員唱腔婉轉動聽,配合上聲情并茂的演繹,韻味十足,臺下的觀眾目不轉睛,在羅天福一家尋夢西京的奮斗史中,體悟著貧窮與富裕、欺詐與誠實、潮流與傳統(tǒng)、現實與理想的沖突,感受著秦腔現代戲的魅力。
據悉,《西京故事》是一部秦腔現代戲,自2011年3月問世以來,深受社會各界稱贊,是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全國優(yōu)秀劇目,講的是一群生活在西京城里的普通人的故事,生動、藝術、真實地展示了當代人的生活狀態(tài),特別是對當代農民工群體、大學生群體生活現狀的觀照。史鋒是《西京故事》中羅天福的扮演者,身為一家之主,他樂觀向上、忠厚勤勞、樸實善良的優(yōu)秀品質和傳統(tǒng)美德,對當代年輕人有很強的激勵作用。
談及和秦腔的緣分,史鋒說:“我的祖父史治發(fā)曾是洛南縣有名的靜板書藝人。受家庭熏陶,我8歲便跟隨祖父登臺演出,在心底種下了戲曲的種子。13歲時被錄入洛南縣劇團藝術學校,正式踏上戲曲學習之路。2004年,考入洛南縣劇團,主攻小生,作為主角先后參演了《西京故事》《王寶釧》《鍘美案》等經典秦腔劇目……”這次洛南“購山貨唱大戲過大年”活動的成功舉辦,不僅讓戲迷朋友過足了戲癮,對于像史鋒這樣的戲曲演員來說,也是一種享受?!皯蚯輪T和群眾其實是相互成就的,群眾的掌聲和喝彩也讓我們在舞臺上越演越起勁,越演越好了,前幾天下雪、大風天氣對我們演出很不利,但是看到臺下坐滿的觀眾我就充滿了動力?!彼χf。
秦腔作為中國最古老的戲曲之一,2006年5月20日,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秦腔抒發(fā)的是秦人的廣闊胸懷,用高亢激昂的腔調“吼”出來,是西北人的一種精神表達,豪邁奔放、酣暢淋漓。史鋒告訴筆者,秦腔承載著西北人的情懷和中華優(yōu)秀文化,自己作為秦腔演員和國家級非遺——洛南靜板書的傳承人,很榮幸也很驕傲,秦腔文化的傳承也需要更多年輕人的支持與加入,才能將戲曲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,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秦腔、了解秦腔、愛上秦腔。面對未來,他說,希望能夠多演出,和觀眾多接觸,只有扎根群眾的藝術才是有生命力的,他和洛南縣劇團的同事們會繼續(xù)將中華優(yōu)秀戲曲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!
一個劇種,就是一方百姓的精神圖譜。古老的秦腔,在民間有著深厚基礎,戲迷張淑慧告訴筆者,“多年沒有看到這么多出戲了,特別感謝今年政府舉辦的‘購山貨唱大戲過大年’活動,希望以后多演出,讓我們這些老戲迷過過癮,也讓更多年輕人能夠了解秦腔、愛上秦腔?!?/p>
通訊員 畢波波 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馮玉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