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1-13 17:32:33
化肥是糧食的“糧食”。正值冬季,“春肥冬儲”是當下農事活動的重要一環(huán)。提前謀劃、提早動手備春肥,避免在春耕臨近時受市場需求旺盛、產能運力不足等因素影響,導致肥料調運不及時,進而影響農業(yè)生產。新年伊始,從三大無人區(qū)“環(huán)抱”之中的青海茫崖大浪灘礦區(qū),到長江之畔湖北中農云倉國家化肥儲備庫,一場鉀肥生產、調運、保供戰(zhàn)正在進行中。日產1200噸 青海茫崖大浪灘礦區(qū)鉀肥保供忙三大無人區(qū)“環(huán)抱”之中的礦區(qū),海拔2800多米的蒼茫之崖——青海茫崖大浪灘礦區(qū),開年就是決戰(zhàn)、起步就是沖刺,糧食的“糧食”——鉀肥保供戰(zhàn)正在拉響號角。
張光仁是中國供銷集團中農青海鉀鹽大浪灘礦區(qū)開發(fā)生產一線的總指揮。眼下,這里的氣溫已低至-15℃,最低時甚至-20℃,但現場采挖作業(yè)卻一片忙碌。
中國供銷集團中農青海鉀鹽園區(qū)車間主任 胡宏偉:目前,我們24小時不間斷生產,日產鉀肥達到1200噸左右。新的一年,有信心完成年產25萬噸。
正在采挖裝車的是鉀肥原料礦,由鹵水經過脫氯化鈉、析出硫酸鎂等工序后,變?yōu)楹浟繛?%的鉀混鹽礦和光鹵石礦。礦區(qū)的另一端,這些原料經過攪拌分解、結晶、浮選等一系列工序后,就變?yōu)榱?.3毫米、鉀含量達57%以上的鉀肥,成為糧食的“糧食”。
鉀肥,是農業(yè)三大基礎肥料之一。我國鉀肥需求量大,為有力保障鉀肥供應,2021年起,青海著力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(yè)基地。目前,這里已經成為國內第三大鉀資源礦,預計2030年將實現100萬噸鉀肥產能,有效提高我國鉀肥自給率。多式運輸接力 國家儲備庫化肥加快進倉鉀肥從大浪灘礦區(qū)生產下線后,便不斷輸送到全國各地。在湖北宜昌,記者記錄了一袋袋鉀肥流通的全過程。隆冬時節(jié),記者走進中農集團宜昌化肥儲備庫專用碼頭,這里卻是一派熱氣騰騰的忙碌景象。記者看到,鉀肥、氮肥、尿素等主要化肥原料和成品正在調運到貨,陸續(xù)通過船舶運輸、公路運輸、鐵路運輸接力的方式到岸入庫。
中國供銷集團中農云倉物流基地負責人 劉勇:現在已經入庫的化肥達到5萬噸。接下來還會陸續(xù)到貨,儲備量可以充分保障2025年春耕期間,周邊工廠和農戶的用肥需求。
在中農集團宜昌化肥儲備庫,記者看到這樣一幅生產區(qū)位圖。儲備庫緊鄰長江干線碼頭、318國道和紫云鐵路專用線。在儲備庫周邊100公里范圍內,分布有大型復合肥工廠、物流園和倉儲周轉區(qū)。目前湖北宜昌已經發(fā)展成為我國磷化工、合成氨化工及復合肥最為集中的生產聚集地之一。記者注意到,由于產業(yè)鏈的更新賦能,這些糧食的“糧食”不出國儲庫園區(qū),就可以實現配比、分裝成綠色復合肥,再通過村級供銷社為農服務網點直接供應給農戶。
宜昌市供銷社遠安縣陳家灣村為農服務點供銷專員 高玉華:我們現在每天了解村民的春耕需求用肥量,然后進行統計。之后就發(fā)給中農云倉,讓他們提前備貨。同時我們組織村里的水果肥、蔬菜肥統一“團購”,將村民的零散需求組織起來統一發(fā)貨,降低村民的運輸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