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6-08 14:45:33
走進位于大別山腹地的河南信陽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,一排紅色大字佇立在綠油油的茶園里:“路子找到了,就要大膽去做。”
總書記的殷殷囑托,為當地發(fā)展油茶產業(yè)吃下“定心丸”。在信陽市委、市政府的支持下,老百姓堅定信心,加大油茶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步子。目前全市油茶面積發(fā)展到117.44萬畝,茶油年產量近1萬噸,油茶產業(yè)綜合產值20億元。
“油茶園要擴大,之前農忙時才來幫工,最近天天都得來了。我們的活兒多了,收入也就多了。”在油茶園務工的李芬芳說,“家門口就能就業(yè)掙錢,日子越來越好!”
據了解,油茶基地與周邊貧困農戶簽訂用工協議,帶動414個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,常年解決3000余農民就近就業(yè),實現人均年增收3000元。
鞏固和拓展扶貧成果離不開延伸產業(yè)鏈,深度挖掘產業(yè)附加值。光山縣引進棕櫚集團投資2億元,以司馬光油茶園為中心,配套建設旅游服務設施,搭配栽植鄉(xiāng)土樹種和景觀樹,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油茶公園,形成集產業(yè)、文化、生態(tài)于一體的賞花經濟,實現“一粒油茶果,帶富千萬家”。
“之前我們的油茶果成熟后只能拿去代加工,如今在自己的工廠就能深加工。”聯興油茶產業(yè)公司總經理陳世法說,公司新建年產3萬噸的茶籽茶油加工廠,與信陽農林學院開展聯合科技攻關,進行茶皂素、二酯油研發(fā),間接帶動周邊旅游、種植、采摘、運輸、包裝等產業(yè)發(fā)展,提升油茶附加值,進一步延伸產業(yè)鏈。
初夏時節(jié),大別山麓滿眼蒼翠,生機勃勃。在離油茶園不遠的東岳村,到處是高質量發(fā)展的喜人場景。
今年52歲的楊長太是村里的名人,3年時間,他完成了從貧困戶、脫貧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身份轉變。流轉村民土地,成立四方景家庭農場,種有機水稻,乘電商快車,他用勤勞的雙手實現幸福生活。去年一年,楊長太的家庭農場就實現銷售額200多萬元。
為踐行自己的承諾,楊長太想辦法為貧困戶謀福利,除了擴大農場規(guī)模帶動60戶貧困群眾脫貧增收,他還苦學新技能,成了村里的直播“帶貨王”,3年電商累計銷售額超千萬元。
“東岳村的好東西、寶貝可多著咧,這優(yōu)質農產品都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第一時間銷往全國各地,提高農業(yè)的附加值,讓我們的錢包鼓起來。”楊長太滿臉笑容地說。
來源:經濟日報
編輯:牛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