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5-31 14:19:00
每值清明結青籽,恰逢端午榨新油。眼下,陜西關中地區(qū)的油菜迎來豐收,田野里機器轟鳴,農戶們忙著收割,滿臉喜悅。
5月30日,“油菜新品種秦優(yōu)797現場測產鑒評會”在楊凌召開。經專家組測定,油菜新品種“秦優(yōu)797”每畝單產達到385.5公斤,測產結果標志著黃淮區(qū)油菜產業(yè)綠色革命獲得新突破。
堅持創(chuàng)新 促進產量提升
當前,我國食用植物油70%左右依賴進口。油菜作為我國第一大油料作物,占國產食用植物油的50%左右,在保障我國食用油供給安全中占據重要地位。今年,我國正大力實施擴種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,讓“油瓶子”里盡可能多裝中國油。
2013年到2021年,李殿榮研究員帶領團隊經過辛勤培育,育成了4個優(yōu)良的雜交油菜新品種,油菜產油能力顯著提升,“秦優(yōu)797”就是其中之一。
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主任穆建新介紹,“ 秦優(yōu)797”是繼“秦油二號”“秦優(yōu)7號”之后,又一個具有突破性的油菜新品種。“秦優(yōu)797”是耐密高產高油多抗、適合機械化種植的油菜新品種,配套實施密植高產栽培技術,將會催生油菜產業(yè)新的綠色革命,對保障群眾“油瓶子”安全、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都具有重要意義。
“秦優(yōu)797”油菜品種2020和2021兩年,在陜西省關中灌區(qū)組參試,平均畝產256.7Kg,比對照秦優(yōu)7號增產6.5%。同年在陜南灌區(qū)試驗中,兩年平均畝產192.2kg,比對照增產8.1%,名列第一,且早熟1.5天。該品種含油量平均為46.63%,畝產油量高達179.75公斤,芥酸含量0%,硫苷含量17.4umol/g餅,屬高產高油優(yōu)質油菜新品種。
在測產現場,記者看到,經過專家測算,示范片“秦優(yōu)797”的鑒評收獲密度2.37萬 株/畝,單株有效角果數170.9個,每角果粒數27.8粒,千粒重4.28克,測產理論產量為481.9公斤/畝,按測產系數0.8計,測產產量為385.5公斤/畝。
專家組一致認為,“秦優(yōu)797”是一個適應性廣,抗倒、抗病性強,適宜機械化收獲,含油量高,豐產穩(wěn)產性好的優(yōu)良油菜新品種,建議加速大面積推廣。
在5月10日第四屆全國(楊凌)油菜科技大會期間,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選育的3個油菜新品種成功轉讓。其中,“秦優(yōu)797”油菜品種生產經營權轉讓給陜西鴻塬種業(yè)有限公司,正在布局加速其大規(guī)模種植推廣。
繼續(xù)加油 攥緊中國種子
陜西雜交油菜是中國油菜科研中那顆最“陜”亮的星。陜西雜交油菜育種研究和產業(yè)化開發(fā)一直走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前列,為國內外油菜科研與生產發(fā)展做出了突出貢獻,“雜交油菜”已成為陜西種業(yè)的一張金色名片。
近年來,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已育成油菜新品種23個、大豆新品種2個,轉化新品種18個,推廣自育品種3000多萬畝,增產效益20多億元。
未來,油菜培育將向高產、高油、高質、高效等方向發(fā)展。近年,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還育成秦優(yōu)1618、秦優(yōu)1699、秦優(yōu)DK4、秦優(yōu)1718、秦雜油7號、潤普豐、愛兆灃等一批高產高油優(yōu)質、適宜機械化收獲的油菜品種進入種植生產的田間地頭。截至2021年收獲累計推廣3億多畝,創(chuàng)造社會經濟效益184.2億元,為農業(yè)增產增收貢獻著油菜種子的“芯”動能。
為破解油菜產業(yè)發(fā)展瓶頸問題,提升油菜綜合效益,陜西省雜交油菜研究中心還開展油菜綠色高效技術的規(guī)?;痉杜c應用,建立油菜全產業(yè)鏈綠色高效技術模式,實現了化肥農藥減量、油菜增效和環(huán)境安全互贏,為落實國家“擴種油料”戰(zhàn)略及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更多動能。
小小一粒種子,一頭連著百姓生活,一頭連著國家戰(zhàn)略。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測試中心、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表示,楊凌農業(yè)科技走在全國前列,特別是雜交油菜品種的選育,具有突出貢獻。“楊凌能夠把這些新品種、新的技術及時推廣出去,在油菜產業(yè)中得到及時應用,對擴大我國油料產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。”
全媒體記者 郭媛媛
編輯:王 婕